半軸  擺臂  減震  點火線圈 水泵  節氣門 傳動軸

固態電池VS燃料電池,誰能統治新能源汽車的下個十年?

一條“充電1分鐘,續航800公里”的新聞,把我們的視線拉到了固態電池之上。似乎固態電池一下子成了促使取得飛躍的法寶。雖然細究一下,不難發現這條由菲斯克公司所披露的消息仍然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但至少說明固態電池正在成為電池發展新的方向。

另一方面,已經說了很多年的燃料電池汽車近年來也隨著日韓車企相繼投產而成為關注的焦點。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究竟誰才是未來的方向?各自又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呢?

“靈活的、優越的能量密度固態電池”,美國制造商菲斯克的這項專利,號稱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提高到804公里,充電時間則縮短到1分鐘。而這項專利所描述的事實上就是固態電池。


我們不妨用初中物理知識來簡單計算一下。按照目前電動汽車較為優秀的10kWh/100km能耗水平計算,804公里需要耗能80.4kWh,那么1分鐘充滿那么多電,充電功率將達到將近5000kW。

5000kW是什么概念?幾乎是一個中型發電站的功率。因此,菲斯克的這個專利僅僅是針對單節固態電池的實驗室數據。在現實情況下,考慮到電池組的集成和電網的承受能力,所謂的“充電1分鐘,續航800公里”只能是一個宣傳的噱頭。

不過,固態電池確實是目前車用動力電池取得能量密度突破的重要方向。而另一個發展方向燃料電池汽車,近年來也在如火如荼地。君不見,當特斯拉和豐田在相互嘲諷對方的技術路線時,就意味著這里一定大有文章可講。

▎固態電池:能讓純電動汽車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的突破口

每一次電池性能的顯著提升,本質上都是電池材料體系的重大變革。因為每一類電池材料體系都有其能量密度的上限。

從第一代的鎳氫電池和錳酸鋰電池,第二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到目前廣為采用并預計持續到2020年左右的第三代三元電池,能量密度和成本分別呈現出階梯式上升和下降的明顯趨勢。因此,下一代動力電池選用何種電池體系,對于實現2025年左右的電池目標至關重要。

目前的磷酸鐵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大致在120-140Wh/kg,規?;娜姵貑误w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30-220Wh/kg,實驗室里的三元電池則可以達到300Wh/kg。